大学实习报告

时间:2024-07-16 11:40:29
大学实习报告(汇编15篇)

大学实习报告(汇编15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实习报告1

实习性质:认识实习

院(系):包材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1002

姓名:邓颖强在这个学期的第九周一周的时间里面,我们进行了大学里的第一次认识实习,所谓认识实习就是对你所研究的事物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一周的实习过去了,我认为我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以下是我实习过程准备和心得。

实习开始前,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所要去的地方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企业的规模,企业文化,生产,销售等环节做了调查。以及此次认识实习所要达到的要求做了详细了解,并且还另外准备了一个笔记本记录相关数据,实践证明了我的这些准备都是有必要的。

本次实习,我们一共持续五天时间,去了五个地方。实习时间及地点安排情况如下:

4月11日,上午实习动员大会参观包印实验楼;

4月12日,上午参中盐株化集团培训课;

下午参观中盐株化集团旗下的聚氯乙烯厂和烧碱厂;

4月13日,上午参观株洲龙泉污水处理厂;

4月14日,上午参观中盐湘瑞朔料厂;

4月15日,上午参观湖南医药科技文化馆。

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先后参观了这五个地方,在此过程中我认真倾听了技术人员的讲解。见到了许多只在书本出现过的设备以及各种工艺流程。还见识到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文化等方面的连接情况。例如在参观中盐株化集团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其企业管理的严格性,其行业性决定了它的管理模式,老师在培训课给我们讲述了几起化工厂事故的原因,其都是由于管理方式的松懈,这种重化工企业一出事故将是无可挽回的.结局同时也看到了一线工人的艰辛的劳动过程。认识到了每个工作人员应该有的工作态度。见习的结果,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对工厂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整个实习,我们看到的许多方面都只有一部分,不可能有更多的深入认识。

本次实习的心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面的拓展,实习过程中认识到了许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东西,经过老师,技术人员的详细系统的讲解,结合自己的实地参观。

2、交流技巧的提高,实习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到,老师们是如何和企业管理者进行交流的,以及他们交流的内容,还有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团结协作,以及领导与员工的之间交流该如何进行有了深刻理解。

3、对学习方法的理解,我深刻理解到理论加实践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4、对学习态度,思维方式等方面理解。

这次学习的过程中,让我深刻的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思考问题的广泛性,重要性,在每一个工厂的生产环节中,我们生产者都得对他将出现的各方面进行考虑,以及该如何处理已发生的事故,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提升。考虑问题的全面性,这也是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

一周的实习结束了,我所收获的也不是这短短几行字可以表达的,他将让我对我的未来有着更加美好的憧憬,有着无限的遐想,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大学实习报告2

一、实习目的

在还没有接触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对于桥梁我们的思绪中是一片空白,老师笑说这是一次“扫盲”。 本次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接触桥梁方面的一些知识,使我们对桥梁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让我们对以后可能接触的专业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增强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习时间

20__年x月x日

三、实习地点

__大桥

四、实习心得

这次实习的最大收获是认识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桥梁,通过上网查询资料和老师的指导,我知道了桥梁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质分为多种,如果从承重构件受力情况来分析我们这次到考察的桥梁,他们分别是:下承式拱桥;无背索斜塔斜拉桥;自锚式悬索桥;双塔单索面斜拉桥。

斜拉桥,是指将桥面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它可以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是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桥的主要承重并非它上面的车辆,而是它本身,也即我们看的的桥面。__大桥的斜拉索是发散式的,在它的两头分别连接着索塔和桥面。在桥面的那一头叫做锚头。在__大桥的设计上比较有特点的一个地方是在它的锚头附近有一个阻尼器,这是一个用来减震的装置。它的顶部是可以活动的,斜装在斜拉索上的,构成一个斜三角形,这就可以防止来自不同方向的震动。这座桥的大部分构件和它的所有梁都是用钢做的,它的整体也就构成了一个钢结构。我们站在桥面的人行道上,当有车辆通过时刻可感觉到桥在震动。

悬索桥又名吊桥,是以承受拉力的缆索或链索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悬索桥由悬索、索塔、锚碇、吊杆、桥面系等部分组成。悬索桥的主要承重构件是悬索,它主要承受拉力,一般用抗拉强度高的钢材(钢丝、钢绞线、钢缆等)制作。我一走上这座桥,给我的感觉就是当中的那两个双塔很是雄伟,让我觉得这座桥的设计构思很好。这桥是由两个独立部分构成,它们共用基础。后来看到的桥也是由两部分组成但并不共用基础。桥的主要受力部分是它的悬索,悬索的粗细大小也不一样,随着离索塔越近他的高度就越高,但它的粗细却越细。在两根平行的接近的悬索上面有一个装置是用来减震用的,因为悬索太高,当有震动时,如果不减震就会左右晃动。

在实习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专业性的概念,比如说桥墩,桥台,支架,帽梁等等。我也学到了很多设计应掌握的知识。比如说在帽梁的两边应高出一点,这样可以起到防震的作用。一座桥的施工是分节完成的,因而桥也是由一节一节组成的。在每两节之间就会有伸缩缝。在桥墩与帽梁之间有一个橡胶支座,它可以承受上面的重荷,还可以纵向滑动。桥梁两旁的人行道板式空心的,这是以前我不知道的。为了排水,在桥面的两边都有排水孔,这样可防止桥面积水而影响桥的使用寿命。

在桥梁的设计方面伸缩缝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伸缩缝是因为桥梁跨度大,为避免桥梁修建好后受到外界影响而使桥梁变形开的缝。伸缩缝可有效的保护桥梁免受强烈震动造成很大的损坏,同时在伸缩缝中间的'栏杆也是可以左右移动的,这也保护了栏杆在震动时受到损坏。这是桥梁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五、实习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认识实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我们对专业知识还是处在不了解的状态。也正因为是这样,我们的实习看起来才是那么的困难,才会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我们连一些最基本的 ……此处隐藏29831个字……导致了定向误差,而误差的不断累积,就超出了容许范围。

第四天一早,(因为其中一组在第三天时全站仪返工了两次,所以第三天没能够使用)我们7点半不到就拿着器材来到了测区,为的是在汽车来到停车位挡住视线之前测完。第一次测量的熟练度加上更加细心的操作,第二次测量得到了一组令人满意的数据,并将控制点展绘到了图纸上,为接下来长达五天的碎步测量打下基础。

2.2.2碎部测量

我们组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碎步测量的工作,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项任务——绘制地形图。这是一项重复工作多,考验耐心和组员间的配合的工作,所以身为组长的我考虑好了组员间的分工,以求达到最高效率和最好质量。

使用到的仪器:经纬仪,量衣尺,水准尺;测量方法:极坐标法;测量目的:测绘地形图;图纸比例尺:1:500;个人主要负责工作:刺点、指挥。

主要步骤:

一、安置仪器,在选定的测站上对中整平仪器,并用量衣尺量取仪器高i;

二、定向,瞄准另一个控制点,配置水平度盘为0°00′00″;

三、跑尺,依次将尺子立于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四、观测,依次瞄准立尺,读取:水平角β、视距KL、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L;

五、记录,依次记录以上数据;

六、计算,计算平距D=KLcos2α,竖直角α=90°-L,高程H=H0+Dtanα+i-v;

七、刺点,利用量角器,两脚规,根据D、β把立尺点的位置展绘到图纸上,并在点旁边标注高程,同时随手连线相关点而成地物轮廓。

测量的一开始,我们组内配合不够效率,集中表现为立尺读数的速度不够快,我刺点也刺错位置。但在磨合协调后,效率渐渐的有了提高,整个步骤下来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也使得我们追上了其他组的进度。

到了12月26号,四个组之间的进度基本持平,就剩商学院旁边的绿地部分没画,因为地形复杂,所以第7组的组长提出再多设几个公共控制点。于是我们用26号下午把控制点找了出来,为最终阶段的测量做好准备。

在12月28号,我们组完成了全部的碎步测量工作,历时5天。

2.3施工放样

2.3.1建筑物轴线放样

结束了测绘工作,我们开始进行测设。因为之前的实验课我们班没有做过测设,所以在听老师讲的时候心里有点悬,不过理清之后觉得比碎步轻松得多。

设计图:

放样参数:

规格:20m x 30m

放样方法:通过已经测量控制点放样

使用器材:经纬仪,钢尺,铁锤,木桩

测量目的:把建筑物主要轴线在地面上标定出来

距离中误差K=1/6667<1/20xx,合格

大致步骤:

1.在地形图上画好所需放样的主要轴线,计算出靠近控制点的两点的坐标和方位角,再根据控制点和一个已知方向,求出水平角;

2.用经纬仪测设出角度,用钢尺和木桩测设出距离;

3.测设完成后用经纬仪和钢尺检验角度和各边距离,求出相对中误差。

这个测设任务在检核的时候,我们组的误差过大,与理论值差了3厘米,不过当时因为知道理论值,所以很快找出了问题所在。

2.3.2圆曲线测设

圆曲线测设与轴线放样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上手比较快。

设计图:

放样参数:

偏角α=60°

设计半径R=20m

曲线长L=20.994m

切线长T=11.547m

外矢距E=3.094m

切曲差

q=2.15m

大致步骤:将经纬仪安置在交点处,从交点沿着两切线方向分别测设切线长T,可以定出ZY和YZ点,沿转向角α的内角平分线方向测设外矢距E定出QZ点。

该项任务之中没出差错,顺利完成。

2.3.3高程测设

测量结束的倒数第二天,我们进行的是高程测设和土方量计算。

设计图:

设计参数:

已知高程点A014,H=77.380m

后视读数a=1.472m

测设高差+0.7m

设计高程H设=78.080

应读前视b=0.772m

大致步骤:

1.在已知点A与测设点B之间安置粗平仪器,并瞄准已知点立尺读取中丝读数a;

2.计算立尺立于H设=上时的应读前视读数b;

3.实地操作,将尺立于B点上的竖直面,在读数人的指挥下,上下移动立尺,知道尺子上读数为b为止,此时沿尺底用铅笔划线,即为H设。

在检核时,我们组的数据误差过大,因为每一条标高先都是不同同学测设的,所以比较容易找出问题所在,另外我们组犯的错误是用粉笔划线,导致不好量距检核。

2.3.4土方计算

因为场地不够,我们只能在纸上联系土方量的计算。

大致步骤:

1.计算设计标高,计算出各格的平均高程,再求出算数平均值,即为设计标高;

2.计算施工高度,施工高度=地面高程-设计标高;

3.绘出施工零线,不填不挖的边界线,称为施工零线;

4.计算各格土方,V=hxS;

5.检核,填方量与挖方量之差<500m3。

具体见表格。

2.4仪器考核

实习最后一天的内容是仪器考核,8分钟内用经纬仪测角度一个测回。因为组长要第一个先考,所以不免有些紧张,导致选点错误,选了一个很难瞄准的铁钎,浪费了不少时间。还好最后在8分钟之内完成了考核。

至此,实习就算正式结束。

三.心得体会

每当到了测量实习期间,西大里面都会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起早贪黑,背着器材,到处跑。现在化身为这道风景线,百感交集。

测量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考验了一个人理论学习的能力,还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可以说是理论结合实践的体现。

除去专业技能的锻炼和提高不说,这两周的实习给我最大的感觉是辛苦。这里的辛苦,不是指身体上的累,而是精神上的辛苦。因为在实习的同时还要参加期末考试,所以经常是天黑后迷迷糊糊地去吃饭然后马上直奔图书馆了。不知道学院能否调整一下实习时间,让考试和实习交错开来。

其次,我更加明白了无论是现在的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工程中,细心的重要性。因为粗心而犯的错,小则只用涂掉重写,大则返工重做。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

无论是作为一名组长还是一名测量人员,耐心也是一个必不可缺的素质。在实习过程中,重复工作较多(尤其是碎部测量),一直做下去会容易心烦,一心烦就容易出错,一出场又容易心烦这样的恶性循环。而与组员之间的交流也需要耐心,因为不能理解对方的真正想法而出现矛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虽然很辛苦,但是这次实习机会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也给我们尝到土木工作者的艰辛,为以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并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

《大学实习报告(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